百搜缘

搜索
百搜缘 中国书画名家专题访谈 查看内容

郭衍槐艺术家作品欣赏————

2020-6-15 07:24| 发布者: admin1| 查看: 12878| 评论: 0|来自: 户动中国

摘要: 郭衍槐郭衍槐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,湖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,湖北省书法院研究员。书法师从金伯兴先生。中国国家画院胡抗美、曾翔工作室定慧书园成员。作品先后参加全国第七届中青年书法展。全国第二届行草书展、全国首 ...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郭衍槐


郭衍槐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,湖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,湖北省书法院研究员。书法师从金伯兴先生。中国国家画院胡抗美、曾翔工作室定慧书园成员。

作品先后参加全国第七届中青年书法展。全国第二届行草书展、全国首届青年书法展、全国首届大字展、全国第四届正书展、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;今日美术馆第二、第三届流行书风书法展;首届、二届全国中青年名家百人艺术书法提名展;获湖北省第三、四、五、六届书法展二等奖;2004“书法导报”国际书法大奖赛二等奖等。

《书法报》、《书法》杂志、《中国书画报》、《青少年书法报》曾先后专题推介。书法作品被鲁迅文学院、中国国家画院、今日美术馆、湖北省美术馆等机构收藏。出版有《当代青年艺术家——郭衍槐》卷

了解郭衍槐

世人大多喜欢妍美流便的书法,一手漂亮的字,雅俗共赏,皆大欢喜,但也有人喜欢独辟蹊径,甘于清寂,独守个性化的美学追求,苦心孤诣,不改初衷,在我的印象中,郭衍槐便属于后者。

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郭衍槐的书学追求,那就是:拙。如果用两个字,那就是:稚拙。

    衍槐曾对我谈及,在一次书展上,有一个小朋友看着他的字,对其家长说,这个字我喜欢,好玩!“小朋友的随口评价,深获我心,比得了兰亭奖还要开心。”






 宁拙毋巧,是清代著名书家傅山的“四宁四毋”之首;更有极端者如南宋名僧道璨,在其《赠开图书翁生序》中说:“书学厄于钟繇、卫夫人辈,大坏于王氏父子……万波横流,举天下莫之能遏。”形象点说,这一路书学的审美趣味,不喜欢那种妍美流便的书风,不喜欢“晋唐簪花仕女之态”。

    就像法国超现实主义诗人布勒东的诗句所言:“永远都是第一次”。衍槐所追求的,是书写的那种生成感和生趣,和在书写过程中朴素、自然的感觉。






4月上旬我来到他的书房,衍槐的书房陈设相对简单,一架书、一张工作台、一木榻、一茶几而已,显得空朗开阔,另外在头顶房梁处,镶嵌了几块仿古木雕,书架上摆了几件马口窑器,墙壁上挂有两幅自书小品,不乏古色古香,但更见一种随意。

    衍槐师从金伯兴先生多年。1990年代初,衍槐便经常在夜间骑着自行车,从省工商局到水果湖,向金先生请教。我们学书,大多是从唐楷入手,进而学习行草和篆隶,衍槐也是这样。但在金先生的指点下,他把目光投向了民间书法。此后,他一方面在南北朝墓志、敦煌文书、魏晋文书残纸等新出土的民间书法中汲取营养,另一方面学习于右任、谢无量、徐生翁等近代名家,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。







对于我们普通欣赏者来说,面对这些东倒西歪的字,的确不免心生疑惑,并且这种质疑在专家中也一直存在:碑帖之争,古今之争,民间和文人之争,构成了书法审美的内在矛盾,也成为推动书法发展的内在动力。

    我第一次见到衍槐,还是在1997年的湖北省第四届书法篆刻展上,那时他以一张行书条幅,获得了二等奖,那是他登上书坛的开始。那幅字虽然碑味甚浓并兼有民间书法的率真之趣,但还算规整,法度训练的痕迹仍很清晰,而现在再看他的字,感觉法度的制约几乎没有了,是纯粹的书写。







 衍槐把他的近作,有小品,有长卷,很耐看,滋味如茶,慢慢地从宣纸上散发开来。字的结体,或伸张、或内敛、或欹侧,用墨湿浓相间,枯燥相续,章法或疏或密,像置身于一个吵吵闹闹的幼儿园中,耳朵和眼睛有点停不下来。

    衍槐说,民间书法稚拙、率意,大朴不雕,给人一种原生态的自然之美;这些字小大由之,不计工拙,也让我心态放松了,用笔自由了。现代社会,写字的实用功能锐减,你就是写得别人不认识也没关系。艺术,不就是从有用起身,走在通向无用的途中么?你喜欢这样写,这种喜欢在现代很完整,多好。

    的确,没有比喜欢更好的理由。







让人非常惊讶的是,在2013年至2014年间,衍槐做了一年的“周末高铁客”,每周末乘坐高铁,来往于武汉和北京之间,自己掏钱,去北京中国国家画院曾翔的导师班听课。曾翔是湖北人,系当代书法名家,学院派的代表书家之一,其书风正是衍槐所心仪的自然流。

    衍槐今年50岁,正当盛年,精力弥满,值得期待。喜欢他的书法的人,也有很多。读他的字,如果读进去了,会感到有种蕴涵很深的内秀,有时甚至有一些莫名的感动。这,或许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“拙味”吧。

    但在衍槐眼中,他更看重的,是艺术创化之初的那种从无到有的过程,他理想的书法,是满幅活泼泼的源头和活水。


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最新评论

  • .
  • .
  • .
  • .
  • .

文热点

读排行

返回顶部